织梦CMS -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!

热搜榜

当前位置: 热搜榜 > 人才网 > 文章页

从商人到封侯拜相,他的人生司马迁都八卦,他的功绩却被历史隐藏

时间:2025-05-25 12:01来源: 作者:admin 点击: 3 次
《吕不韦列传》中记载,秦王嬴政看过狱吏对叛乱分子的审讯报告后,掌握了嫪毐叛乱的所有细节,发现了相国吕不韦向赵太后进献了嫪毐,于是嬴政暴怒,欲杀吕不韦,但因他侍奉先王有功,外加他门客遍布朝堂,就没有下手,但免除…

原创 从商人到封侯拜相,他的人生司马迁都八卦,他的功绩却被历史隐藏

2025-05-09 12:39

发布于:天津市

吕不韦靠一场惊世豪赌,实现了从商人到相邦的开挂人生。他在其位谋其政,作出了卓越贡献,建立了不朽功业。但也因为没有处理好与始皇帝生母的关系,使自己身败名裂,让

人提到吕不韦想到的都是商人的奇货可居,秦国的宫闱秘史,始皇的真假父亲,就连司马迁在史记中,也仅仅只是记录了他的人生过程,对他的历史功绩只字未提。

一、施仁政,灭东周

秦庄襄王继位伊始,因为秦国一连两年换了两个国君,内部局势不稳,吕不韦便建议实行仁政、大赦天下。秦国赦免了有罪之徒,按照功绩表彰了先王旧臣,厚待赏赐了宗室亲属,对百姓也广施恩泽。秦庄襄王的安抚政策是秦国自变法以来,第一次对民众的关怀和恩德,受到了上至宗亲大臣,下至贫民百姓各阶层人民的欢迎,国家也稳定了下来,并得到了一定的休养生息。

秦庄襄王继位的第二年,东周文公联络诸侯欲攻打秦国,被秦襄王得到了消息,于是命相国吕不韦率兵灭了东周,消灭了周王朝最后的残余势力。之后攻打三晋,蚕食各国不少土地,占领韩国的成皋、荥阳等地;赵国的太原、榆次、新城、狼孟等37座城池;魏国的高都、汲等地。秦灭东周,标志着800年的周王朝的彻底覆灭,象征着由封建贵族执掌天下向封建官吏政治的转变。

秦庄襄王三年(前247年)五月,庄襄王薨,享年三十五岁。嬴政守孝一年,次年继位,尊奉吕不韦为相邦,称他为仲父。吕不韦与太后赵姬共揽朝政。

二、旧情复燃,宫闱之乱

吕不韦献上赵姬,改变了赵姬一生的命运,也改变了秦国的未来,乃至历史的进程,但也为他自己埋下了祸端。

嫁给异人之前或许赵姬只是个弱女子,但异人归秦后,她一个人带着嬴政在赵国艰难生存,生活的艰辛与朝不保夕,使她变成了一个坚强、有主见有胆量的女人。她想尽办法周旋,才死里逃生,等到了和儿子嬴政回到秦国的机会。但这样的生活没过几年,子楚就离开了人世,再一次留下了她和儿子嬴政。

吕不韦和赵姬本就是夫妻,因子楚横刀夺爱,才会分开。现在子楚死了,赵姬年纪轻轻就守了活寡,当时的嬴政也就13、4岁,赵姬也才30岁出头,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。因与吕不韦有诸多朝廷大事需要商议,接触多了,很快就把持不住,旧情复燃了。吕不韦是出于真心还是为了安抚赵姬,达到把控朝政的目的,不得而知。但随着嬴政年龄逐渐变大,外加满朝流言蜚语,吕不韦为了全身而退,就向赵太后进献了“能人异士”嫪毐。嫪毐很快因“以其阴关桐轮而行”的超能力,让赵姬沦陷,自此不再纠缠吕不韦。

三、嫪毐谋反

秦庄襄王离世,嬴政年龄尚小,外加以吕不韦为首的百官的缄默,赵姬彻底放飞了自我,这大概是她人生最放纵的时候,与嫪毐不但私通,还生下了两个儿子。嫪毐也被赵姬封为长信侯,以山阳郡(今山东巨野)为食邑,又以河西、太原等郡为其封田,门下仆从家童数千人,豢养门客也达千人之多,势力发展迅猛,野心更是膨胀。

有一天,在与宫中侍臣喝酒作乐时,因博弈游戏发生了争吵。醉酒的嫪毐大声呵斥对方:“我乃皇帝假父也,你们是什么东西,也敢跟我争?”这话很快传入秦王政耳中,秦王政勃然大怒,命人暗中调查情况,发现确有其事,就透露出风声。

嫪毐很快知道了自己被皇帝调查的事,情急之下,开始联合一批逆臣密谋造反,还向赵姬吹耳边风,说:“王即薨,以子为后。”机会很快出现了,四月,22岁的嬴政宿雍城蕲年宫行冠礼,王族大臣随行,嫪毐趁机偷了秦王御玺和太后玺,跑去政治空城的咸阳,调动咸阳县的军卒、负责宫廷警卫的侍卫、官府的骑兵、戎狄两个部族以及自己的家臣门客,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叛乱,准备进攻雍城蕲年宫。

秦王知道后,命令相国吕不韦、昌平君和昌文君发兵攻击嫪毐。两军在咸阳发生了激烈的战斗,嫪毐不敌撤退。秦王发布悬赏令:“生擒嫪毐者,赏百万钱;杀嫪毐者,赏五十万钱。”最后嫪毐叛乱被平定,叛乱者被一网打尽。

嫪毐被车裂于东门外,灭三族,与赵太后生的两个孩子,也被装在布袋摔死。赵太后被逐出咸阳,囚于雍地,断绝母子关系,更是处死二十七名为太后说情的人,并将他们的尸首挂于城墙示众。

四、

秦王掌权

与其说嫪毐谋反是一场叛乱,倒不如说嫪毐是被秦王政逼着谋逆的,先是对嫪毐的调查,然后是即将亲政的压力,最终导致嫪毐走向绝路。秦王政借助吕不韦的吕系力量和华阳太后的楚系力量,对赵太后的势力进行了联合剿灭,最后收回了赵太后手中的权利。

第二年在嫪毐叛乱风波平息之后,秦王政终于开始集中力量对付吕不韦了,理由是吕不韦向太后进献门客嫪毐。《吕不韦列传》中记载,秦王嬴政看过狱吏对叛乱分子的审讯报告后,掌握了嫪毐叛乱的所有细节,发现了相国吕不韦向赵太后进献了嫪毐,于是嬴政暴怒,欲杀吕不韦,但因他侍奉先王有功,外加他门客遍布朝堂,就没有下手,但免除了吕不韦相邦之职。

至此,掌握朝政的两股力量全部被肃清,秦王政彻底掌握了秦国的权柄,巩固了皇权,为下一步统一六国的战争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。

五、吕不韦之死

亲政的十年十月,秦王政免去了吕不韦的相邦职务。同年,齐人茅焦劝说秦王接回赵太后,这一次他没有砍去第28个劝谏的人,听从了建议,接回了赵太后,为了使吕不韦避嫌赵太后,就把吕不韦遣出京城,赶回了河南封地。

各诸侯国见吕不韦被秦王政弃之不用,便纷纷前来拜见招募,吕不韦忠秦一生,从没想过另投他国,于是一一婉拒,但各国宾客仍往来于道,络绎不绝。吕不韦虽拒绝招募,但并没有杜绝与他们的往来,凡宾客来拜访他,都会设宴招待,主宾尽欢。他也许还想着凭自己的影响和人脉,被秦王重新召回朝堂,可惜等来的是一封责问的信。

吕不韦虽未有另投他国之心,但秦王寝食难安,于是于秦王政十二年,给吕不韦写信质问:“你对秦国有何功劳?秦国封你在河南,食邑十万户。你跟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?而号称仲父。现在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!”

看到信后,吕不韦知道一切都晚了,自己再也回不到朝堂了,他没想到自己相秦十三载,连扶两王,忠秦一生,秦王及大臣们却不相信他,也许自己活着对秦王政已经构成了威胁,为避免祸及子孙,就饮毒酒自杀。

吕不韦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,从商时靠自己的眼光和手腕投资了奇货可居的秦庄襄王,使自己从身份卑贱的商人变成了权倾天下的秦国相邦。从政时靠自己的谋略和才华,稳定了秦国朝局,击退了六国联军,扩大了秦国的疆域和声望。更为关键的是,作为仲父,吕不韦为秦国培养出了一代帝王始皇帝,不愧于仲父之名。

从奇货可居到权倾天下,吕不韦始终秦国勤勉尽责,却因为没处理好与赵姬的关系,使自己身败名裂、毁于一旦,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。吕不韦的一生,无论对于秦国还是对于后世,都是传奇的一生,功勋卓著的一生,但也是悲情的一生。

六、后记:吕不韦的执政功绩

自秦王政纪年开始,吕不韦在执政期间,做了诸多对秦国发展有利的工作,这些工作为秦始皇一统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1、鼓励农业,兴修水利

这时的秦国连年对外用兵,各国疲于应付,韩国施展计谋派遣水利专家郑国,来劝说秦国大兴水利以疲敝秦国。吕不韦组织群臣讨论后认为秦国气候干旱、降雨较少,严重影响粮食产量,不利于国家稳定。秦国又连年征战,国困民乏,需鼓励农业、兴修水利,以富国强民。推行了诸多措施,如鼓励牛耕、推广铁农具、大兴水利工程,总结推广农业生产经验等。

以郑国渠为代表的水利工程开始修建,其中史记记载:郑国渠渠成,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,于是关中为沃野,无凶年,秦以富强。郑国渠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,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,郑国渠直到今日仍在灌溉着汉中大地。

2、治理蝗虫、疫情等天灾

始皇帝四年,既公元前243年,各国发生了规模较大的蝗灾,蝗灾很快从东方各国蔓延至秦国,蝗虫遮天蔽日,所过之处禾草一空。百姓受灾严重,饿殍遍野,又导致了瘟疫。为了应对这种天灾,吕不韦采用了“纳粟千石,拜爵一级”的办法。秦国自变法以来只能杀敌拜爵,这是第一次非杀敌可拜爵的情况,因为爵位管控较严,含金量较高,所以应者较多,很快国家便度过了难关,粮食的问题解决后,疫情自然消退。公元前243年也是为数不多的秦国没有对外用兵的年份,由此可见蝗疫之灾的严重程度。

3、鼓励商业、发展手工业

作为商人起家的吕不韦,最擅长的是商业贸易,也深知贸易繁荣的好处,吕不韦执政期间大力提倡商业贸易,规定商人在秦国从事商业贸易,可以不交税,不服劳役,赚钱后还可以用钱买到爵位;开放更多商道,提升市场货物的流通量等。一时间,秦国的商业贸易变得空前繁荣,改变了商鞅变法对商业的抑制。

鼓励从事手工业,使冶铁业、纺织业等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。《吕氏春秋》中有“物勒工名”一词,意思是器物的制作者,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。作为工匠,如果没有如期完工,或者没有按照指定标准制作的话,将会受到处罚。正是这“物勒工名”为秦军横扫六国提供了有力保障。我们在兵马俑坑发掘出难以计数的箭镞,都是同一个标准尺度,而且大型器械上都刻有“相邦吕不韦”与监理者、制造者的名字。吕不韦应该是最早对产品的进度和质量提出管控要求,并鼓励标准化生产的管理者。

4、推行义兵

“计首授爵”政策(以斩杀敌人首级的数量论功行赏),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,也造成了秦军的杀戮过重,秦国对外战争中时常发生大屠杀的情况,仅秦昭襄王一人,就发生了14起大规模屠杀事件,共计126.3万人。大屠杀直接引起了山东六国的惊恐和拼命抵抗,使秦在统一战争中遇到了极大阻碍。吕不韦执政后,主张施行“王者之治”,提倡“义兵”,就是为民除害,不扰民,不乱杀人。正是“义兵”政策,在他当政的13年间,除秦王政二年“麃公将卒攻卷,斩首三万”外,再没见大屠杀记录。对后期的战争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,减少了统一战争的阻力,使秦得以快速统一六国。

5、推动文化发展,笼络人才

在世界诸侯中,秦的文化影响力是最弱的,被其他诸国视为野蛮人。吕不韦通过广招贤才,扭转了秦文化影响力不足的问题,直到《吕氏春秋》的出世,秦文化成就了一座高不可攀的巅峰。吕不韦招揽门客多达三千人,也为秦统一六国汇集了大批优秀人才,做了充分的人才储备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李斯、司空马、甘罗等。

6、治国纲领吕氏春秋

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创作的《吕氏春秋》,在先秦诸子著作中,极具价值,被司马迁列为圣人之作。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,“兼儒墨,合名法”,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,顺其自然,无为而无不为。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,使百姓休养生息、恢复经济非常有利。吕不韦编著《吕氏春秋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,又给即将亲政的秦始皇提供了执政的借鉴。可惜,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,使秦始皇对这部书弃而不用,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
7、对外战争

在对外战争中,吕不韦部署了灭二周,置三川、太原、东郡的一系列兼并战争,使秦背靠秦陇,南有巴蜀,东至大梁,北至上党、太原,几乎拥有大半个中国,初步形成了并吞六国的规模。灭东周,为秦统一天下取得了合法的理论依据;对三晋地区造成合围之势,断绝了三晋间的联系,方便了日后各个击破;更是不费吹灰之力攻破东方五国的合纵之盟,致使六国再也无力联合起来抗击秦国。至此,秦所取得的土地,至少有十五个郡,占统一以后全国总郡数的近二分之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(责任编辑: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
发布者资料
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: 注册时间:2025-05-26 04:05 最后登录:2025-05-26 04:05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